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久違了的2月29日

明天就是四年一度的 2 月 29 日,大家除了替該天出生的朋友(如有的話)高興外,這天亦提醒大家今年是奧運年。眾所周知,地球自轉一圈使太陽回到同一方位角平均需時 24 小時即一天,但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需時 365.2422 日,這並非一整數。



由於 0.2422 日並不是小數目,累積起來隨時令季節日期大亂,於是古人提議每四年設閏,使每年長度增至平均 365.25 日,這就是公元前 45 年至公元 16 世紀所奉行的儒略曆。雖然 365.25 跟 365.2422 差別不大,但這曆法還是會使實際季節每 1000 年推前 7.8 日。到了 16 世紀,兩者差距達 10 天,這開始令人察覺得到,於是意大利學者 Aloysius Lilius 提議改革閏年制度,刪除能被 100 但不能被 400 整除之年份的閏日。這制度於 1582 年 2 月 24 日成為法令,並於當年 10 月 4 日執行,定該天翌日為 10 月 15 日,以抵消那 10 天的誤差。由於這法令是由當時的教宗額我略十三世(Gregory XIII)簽訂,這曆法便被稱為格里曆,亦即我們常說的公曆。

此制度下,每 400 年只會有 97 個閏年,所以每年平均長度為 365 + 97/400 = 365.2425 天,和 365.2422 只差 0.0003 天 (約 26 秒),而每 1000 年的誤差亦只為 0.3 天,因而成為現時較穩定和被廣泛採用的曆法。

2012年2月26日星期日

冬末的寒潮

二月將盡,冬天已踏入尾聲。來自北方的寒潮雖然仍有相當威力,但強度已遜於隆冬時節。廣東北部的南嶺令冬末寒潮南下的模式轉變。隆冬時,寒潮相對急劇猛烈,冷空氣亦多能發展至較高的高度。南嶺大部分地方高度不過千多米,寒風進入華南相對較容易,寒潮亦以北風潮為主。但是,冬末時節冷空氣較薄,南嶺便成為寒潮南下的一層障礙。在此時,冷空氣會於南嶺北部慢慢累積,亦同時於其他渠道滲入(如依福建等較東的地區),所以很多時寒潮都以東風潮的形式開首。待冷空氣累積到一定程度,才能跨越南嶺入侵華南,此時風向或會變為東北或偏北,而這數天影響香港的寒潮就是以這形式進入。下面是 2 月 23 日晚上 8 時的地面天氣圖:


可以看到香港以北的冷鋒某程度上出現滯後,這與南嶺不無關係。從下面的華南溫度分布圖可見粵東和福建首先降溫,其後冷鋒西移至香港一帶,冷空氣逐步擴展至珠江三角洲。粵西如陽江和湛江於 24 日晚仍維持超過 21 度的氣溫。



另外,冷空氣滲入華南初期厚度不高,這可以從下面的氣溫時間序列看到:


長洲 (上圖)跟香港大部分地區一樣,氣溫於 25 日上午 7 時左右下跌約 4 度,但位處高地的昂坪(下圖)則未有影響,這說明冷空氣高度不過 600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