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初期,季候風到港時一般天晴乾燥,由於北面氣團較為乾冷,到港時露點溫度將有所下降。冬季中後期,平均溫度較低,觀察溫度、濕度和露點溫度的變化亦可以協助預測會否結霜。結霜一般需要低溫、濕度低 (使露點溫度較低) 和天晴的天氣 (有助輻射冷卻而令物件表面溫度降至露點以下)。但是,如果露點溫度太低,則可能表面溫度未能下降至露點令水氣直接凝華成霜。所以,觀看溫度、濕度和露點溫度的變化有助判斷結霜的機會。

上圖:2010年1月11至14日天文台氣溫、濕度和露點溫度的變化。留意1月13至14日初段的露點溫度接近冰點。新界北部包括打鼓嶺一帶於1月13日有結霜報告。
本站現時只提供天文台總部之時間序列圖;如效果良好,本站或會為其他氣象站製作時間序列圖,讓訪客能更容易地得知各區氣象元素的變化。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