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星期二

智利大地震


上週六智利中部發生8.8級地震,強度為有紀錄以來第7高,暫時造成超過700人死亡。由於智利處於納斯卡和南美板塊邊緣,板塊活動頻繁,地震對當地來說可算是司空見慣的天然災害。是次地震屬於大逆衝型 (Megathrust),為所有地震分類中釋放最多能量的一種,幾乎所有接近和超過9級的都屬於此類地震。又幸好智利防災意識強烈,且經濟情況不俗,當地能夠投放大量資源於防震方面,所以即使遭受猛烈地震傷亡情況亦遠較海地於一月發生的7級地震為低。

除了地動山搖的影響外,地震更可引發大型海嘯,情況以淺層地震者為甚。相信各位對於2004年尾的南亞大海嘯不會陌生,當時印尼蘇門答臘對開海面發生9.1級地震,震源距離地面30公里,造成的海嘯高度超過15米,將不少沿岸地區淹沒。由於是次地震深度僅得35公里,各地均不敢鬆懈,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對全太平洋發出海嘯預警,日本氣象廳更於翌日(2月28日)發出17年來的首個大海嘯警報。雖然最後錄得的海嘯高度比預期為低,但卻可以證明大眾對於海嘯的警惕比從前明顯提高。



上圖:智利地震引發出的海嘯走時圖

由於太平洋中心沒有太多陸地阻擋,具威脅的海嘯是可以橫越萬里汪洋到達大洋的另一面的,這絕不是天方夜譚的故事。1960年智利於差不多地方發生有儀器紀錄以來最猛烈的9.5級地震,於一萬公里外的地方海嘯高度曾達10米,足以證明遠方的地震是可以對本地構成災害。由於香港對開有台灣和菲律賓等天然屏障阻擋,天文台只錄得海面高度比正常高出0.3米,這已是香港錄得最高的海嘯高度了。

至於這次地震,由測潮站的數據可以看到 "海嘯" 的確有影響本港,但其高度則只得10至20厘米,除地勢極端平坦的地方外,大部分地區用肉眼是不能看見潮水高度與預測不同的。




上圖:葵涌和長洲於2月28日的潮水高度

提及地震,其中一個話題是地震震級的量度標準。現時各大傳媒引述智利地震為黎克特制8.8級,但隨科技進步,現在科學家其實已沒有使用當時黎克特所制定的方法來測量地震強度,這是由於當時黎克特制只用來測定中等強度的地震,而對於震級較大的地震,黎克特制會出現飽和現象,即兩次能量釋放明顯不同的地震會得出相同或非常接近的黎克特制強度。現時美國地質調查局對規模較大的地震所公佈的數據主要採用矩震級作為標度。此標準於70年代制定,它被設計至與黎克特制相符的標準,即兩制下相同的數字代表差不多相同的實際強度,而最重要的是它沒有黎克特制飽和的缺點,因而被廣泛使用。所以,現時所公佈的地震"黎克特制"強度,其實只是讓公眾對該次地震的強度指標有一個概念,而不是實際測量的方法 (當然傳媒也很有可能不知道這個含意)。

另外,我們應該分清楚地震的強度和烈度。強度大致標示該次地震所釋放出的能量,而烈度則代表地震對某地構成的實際影響和破壞,這與熱帶氣旋的強度與香港正生效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相似 -- 雖然某熱帶氣旋可能非常猛烈,但如果不對香港構成影響,天文台是沒有必要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的。現時,世界各地普遍採用修訂麥加利級別作為烈度的指標,該單位由一至十二級,分別代表沒有感覺至全面破壞。是次智利地震,由於震央於海上,陸地烈度普遍較低,智利西部最強的烈度約為八度。1918年於南澳發生的7.5級地震,是有紀錄以來唯一一次對香港構成破壞的地震,當時香港的地震烈度為六至七度。透過烈度表,我們可以利用一個數字總括地震對某地的影響。烈度一般利用羅馬數字表示,如VII度等。這樣,地震烈度與震級便不容易被混淆了。

雖然香港不易受地震影響,但防災的意識是不可少的;如大家到世界其他地方旅遊,則更要注意地震對該地的潛在危險,即使不幸地震發生也懂得作出應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