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星期二

最寒冷的日子


中國民眾於冬天有一個數九的習俗,從冬至開始,每九天為一組,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為止。大家於中國氣象網左上角可見到現在已數到哪個九 (如「今天是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正月初九 (五九第五天) 」)。它們相對應的平年新曆日期如下:

一九:12 月 22 至 30 日
二九:12 月 31 至 1 月 8 日
三九:1 月 9 至 17 日
四九:1 月 18 至 26 日
五九:1 月 27 至 2 月 4 日
六九:2 月 5 至 13 日
七九:2 月 14 至 22 日
八九:2 月 23 至 3 月 3 日
九九:3 月 4 至 12 日

有所謂「冷在三九」,即三九時期為一年間最冷的時候。根據中國氣候數據,大多數地區的確於 1 月中旬最為寒冷。下圖顯示北京和廣州 12 月至 3 月旬平均氣溫:



北方於一月下旬氣溫已明顯回升,但南方一月中旬與下旬的氣溫分別不大。至於香港,天文台於此頁載有候 (即五天) 平均溫度,圖片如下:


最冷的時段為 1 月 26 至 30 日。大家剛過了一個非常寒冷的農曆新年,氣溫於 1 月 25 日年初三跌到最低點 (7.4 至 10.2 度),這有可能是這個冬天的最低溫度,亦與平均趨勢相符。

一般來說,華南氣溫於一月中下旬見底;隨著二月的到來,氣溫將開始回升。

2012年1月16日星期一

早來的新春 --- 農曆日子是怎樣編訂、閏月又是怎樣安排? (下篇)


上回提到一般農曆編訂月份和閏月的方法。由於節氣是按照公曆日期而農曆初一是按照月相,間中兩者日期會重疊,制定閏月時要特別注意。下面我們會介紹一些關於農曆曆法的現象。


1. 19 年 7 閏的規律

由於一回歸年長 365.2422 日而一朔望月為 29.5306 日,19 回歸年共歷時 6939.60 日,與 235 個朔望月所需 6939.69 日相若。235 等於 12 乘 19 加 7,因此如能在 19 農曆年中增添 7 個閏月,那農曆年跟回歸年平均長度將差不多,這就是 19 年 7 閏的來源。因為 6939.60 跟 6939.69 相距很少,大多數情況下農曆日期於 19 年便完成一個循環,因而有「每 19 年新曆和農曆生日會落於同一日」之說。假設某人出生日期為 1992 年 3 月 1 日,當天是正月廿七,而 2011、2030、2049、2068 和 2087 年的 3 月 1 日分別是正月廿七、正月廿七、正月廿八、正月廿八及正月廿七。但是,某些置閏安排或會擾亂此循環,這裡有更詳細的解釋和例子。


2. 中氣在初一時怎樣計?

如中氣和 X 月初一在同一天,該中氣將被視為在 X 月裡,即使該中氣實際時間比新月早也是如此。亦即是說,如兩事件落在同一天,我們假設新月發生在前,中氣在後。所以上篇我們提到事件發生時間只需準確至某一天。下表載有 2013-2014 年中氣及新月發生時間:


如果按照事件實際發生時間,2014 年 11 月 22 日的新月其實於小雪後出現,而 12 月 22 日的新月則於冬至後。但由於我們只考慮發生日子,我們仍當小雪在 11 月 22 日新月後,而冬至於 12 月 22 日新月後。這樣,兩個冬至間變成有 13 個新月,需要置閏;10 月 24 日和 11 月 22 日兩個初一間沒有中氣,因而該年有閏九月。


3. 新春於 1 月 21 日和 2 月 20 日的頻率

此兩天為農曆新年可能日期之兩端。下圖顯示 1901 至 2100 年的二百年間大年初一日期之頻率:


由此可見其實年初一的日期頗為平均,但兩端日期則較疏。這是因為 1 月 21 和 2 月 20 日的間距 (30 日) 已經超過一個朔望月的時間,閏月以維持農曆月份和季節同步的做法令部分落於 1 月 21 日的新月被定為十二月初一,但翌月初一可以是 2 月 19 或 20 日;亦即是說,2 月 19 日某程度上「分薄」了 1 月 21 日的頻率,類似情況亦適用於 2 月 20 日。只有在很偶然的情況下正月初一可以在此兩個極端日期出現。


4. 為甚麼 1985 年的新年特別遲?

1985 年正是這二百年間兩個年初一在 2 月 20 日的年份之一。該年的新春之所以那麼遲,是由於前一年的年初一 (1984 年 2 月 2 日) 日期已經不早,但該年根據曆法安排需於農曆十月置閏,且其後兩個月 (農曆十一和十二月) 均為大月,即每月三十日。種種因素之下,1985 年的新年遲至 2 月 20 日才到。下表展示 1983 年冬至到 1985 年農曆新年的各事件日期,留意 1984 年農曆十一月含兩個中氣:



5. 2033 年置閏問題

隨著科學家發現準確計算節氣及新月日期的方法,我們可以預先將事件排序並在適當地方加插閏月。先看下面關於 2033 年各事件發生日期的表格:


留意 9 月 23 至 11 月 22 日之間連續三個初一跟中氣是於同一日發生,因而我們假設初一在先,中氣在後。由於 8 月 25 至 9 月 23 日的那個朔望月沒有中氣,很多舊一代的萬年曆往往將該年的閏月放在那裏。因為該年大年初一是 1 月 31 日,這個閏月是「閏七月」。看過這篇文章的你一定清楚這樣釐定月份有欠穩妥吧!的確,如果我們詳列 2032-2033 和 2033-2034 冬至間的日期,像下表那樣:


我們可以見到 2032-2033 冬至間只有 12 個新月,按照規則即使某月沒有中氣也無須置閏,因而 2033 年 8 月 25 日是八月初一而非閏七月初一。至於 2033-2034 年冬至間則有 13 個新月,即需要置閏。同時留意 2033-2034 冬至間有兩個沒有中氣的月份,我們把首次出現的月份 (即 2033 年 12 月 22 日至 2034 年 1 月 20 日) 定為閏月。先前的月份是十一月,所以這月是閏十一月。

為 2033 年設定閏月曾經是很頭痛的問題,部分原因在於 2033 年 9 月至 2034 年 3 月這半年間,中氣和新月日期非常接近甚至重疊,且部分中氣在新月前,部分在後,令「無中氣月」和「雙中氣月」頻頻出現,這情況是非常罕見的;如果我們不是用東八區作為計算標準,「無中氣月」位置有可能不同,閏月也會跟著轉移。另一個原因是閏十一月比較少有 [註一],公元 1645 年之後的一千年才出現五次 [註二],而閏七月則平常得多,因而傾向選擇後者。根據這裡,天文台的換算表也曾出現 2033 年閏七月,但隨後已經更正。此萬年曆則仍顯示閏七月,使用時需小心調整 (2014/02/11 按:該萬年曆改版後已顯示正確閏月日期)。

同時留意 2033 年中秋節的日期亦因此由 10 月 7 日提早至 9 月 8 日,這顯示置閏錯誤可以影響到重要節日的日期。最後,從此例子我們可以見到,閏月必定為無中氣月,但無中氣月並不一定是閏月



關於制定農曆月份和置閏規則的討論於這裡告一段落。像 2033 年般的難題其實是十分罕見,百年也未必有一遇;但即使真的出現,上篇提到的步驟亦能處理這些情況。作為陰陽合曆,農曆既要配合月亮圓缺,亦要令月份與季節同步,我們不得不佩服制定曆法者的才智。


註一:由於地球於 7 月處於遠日點,而由開普勒第二定律我們知道地球公轉速度在這時較慢,兩個中氣間的時間亦較長,因而較容易出現「無中氣月」而被設為閏月。相反,地球於 1 月處於近日點,兩個中氣間的時間較短,「無中氣月」較難出現。

註二:來源於此 -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6%9C%E5%8E%86#.E9.97.B0.E6.9C.88.E6.9C.88.E4.BB.BD

2012年1月11日星期三

早來的新春 --- 農曆日子是怎樣編訂、閏月又是怎樣安排? (上篇)


2012 壬辰龍年的年初一為 1 月 23 日,與元旦相隔只有 22 天,慶祝完聖誕新年就要趕著準備新春了。對上一次農曆新年出現在新曆一月是於 2009 年 1 月 26 日 (當天還有日食呢),而比今年更早的就要數到 2004 年 1 月 22 日。一般來說,農曆新年的日期可落於立春 (約 2 月 4 日) 前後約半個月,即 1 月 21 至 2 月 20 日。如果冬至跟新月出現的時間距離較近的話,年初一的日期就會傾向這個範圍的兩端;而如冬至與新月距離較遠,年初一就會較為接近立春。要理解農曆節日於公曆日期的變化和規律,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了解農曆月日的制定。由於篇幅較長,此文分上下篇,下篇於一周後發布。

1. 為何要置閏?

農曆其實是陰陽合曆,既有跟隨月相的規律,同時也有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即年的概念。可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需時 365.24 日,而一個朔望月 (即月相一周期) 為 29.531 日,12 個月即 354.37 日,與地球公轉時間相差近 11 日。如農曆每年都是 12 個月的話,日子久了季節便會跟月份脫軌,如春節出現在炎夏等荒謬情況將發生。要彌補這差距,農曆曆法每數年會加插一閏月,使月份大致跟季節同步,而農曆日子亦能緊隨月相。這就是為甚麼農曆新年如果出現在公曆一月下旬,翌年的農曆新年幾乎必定會延至二月;這是因為該年將很大機會有閏月。

2. 節氣的分類

相信大家都知道節氣是甚麼了。古代中國使用農曆,但因為農曆主要是跟月球圍繞地球公轉而編訂月份,它未必能準確描述跟隨公曆的季節變化。節氣的時間純粹跟隨太陽於黃道的位置 (亦可想像為地球於圍繞太陽公轉軌道的位置),因此每年的某一節氣必定在新曆差不多相同時間開始,農民能使用節氣來判定一年的耕作時間。24 個節氣詳列如下:


節氣可分為「節」(或稱節氣) 和「氣」(或稱中氣),公曆月份較早的那個節氣為節,較後的那個為氣。上圖中,橙色底的是中氣,而藍色底的是節氣。了解它們的分類能更容易理解下面有關農曆月份編排的原理。

3. 編排月份的方法

坊間有很多關於編排農曆月份的規則,但有些實在是由其他規則衍生出來的必然後果。首先注意下列幾點:
  1. 所有時間為東八區,原因應該很清楚吧...
  2. 可以假設所有觀測於中國中原地區量度,即無須理會南半球季節顛倒的情況。
  3. 事件發生時間只需準確至某一日,無須取至時分秒。
釐定月份,先由簡單可測度的事件開始 (下面以 2010-2011 年作例子):

步驟一:找出連續兩年冬至的時間。古人理解到雖然農曆日子主要跟隨月球盈虧而編排,但由於季節變更與生活息息相關,年的概念也是重要,於是就用一個跟隨繞太陽公轉位置的定點。對他們來說,冬至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這是由於冬至的時間有規律性和容易測度,而冬至也是一年結束耕種、回家團聚、休養生息的時間,這也就是「冬大過年」的來源。編排月份的第一步是要找出冬至的時間,作為「年」的基礎。以 2010-2011 年為例,兩年的冬至均於公曆 12 月 22 日。


步驟二:找出於兩個冬至間所有初一即新月的時間。由於事件發生時間無須取至時分秒,新月發生那一刻所在那天就是初一。就 2010-2011 年,新月於下列時間發生:


剛才提到朔望月為 29.53 日,所以每個初一必定相隔 29 或 30 日,但並不是梅花間竹地出現。某些時候可能連續兩個月有農曆三十,有時則只得一個。


步驟三:數一數兩個冬至間有多少個新月。如翌年冬至同時為初一,那個初一亦會被計算在內,但如首個冬至同時為初一,該初一將不作計算。如兩個冬至間有 12 個新月 (即 11 個完整農曆月),那該年不需要置閏;包含首個冬至的那個月會被定為農曆十一月,隨後為十二、正、二、三等等順序編排。冬至於農曆十一月出現主要是因為包含冬至的那個月古時定為子月,而寅月則是正月。由於子和寅在十二地支中分別排第一及第三位,那子月就必定是十一月了。2010-2011 年冬至間有 12 個新月,因而農曆月份可按上述情況安排:



步驟四:如果兩個冬至間有 13 個新月的話,我們須加插閏月,以維持月份和季節的平衡。這情況於 2011-2012 間出現,如下表:


但應該定那個月為閏月呢?這時我們需要找出該兩個冬至間所有中氣的日期 (先前我們提到中氣是公曆每月中較後的那個節氣)。這些日期於下表顯示:


由於兩個冬至期間只有 11 個中氣,必然會有最少一次兩新月間沒有中氣的情況出現。我們把這情況首次出現的那個月定為閏 X 月,其中 X 為先前一個月的號碼 [註一]。上表可見公曆 2012 年 5 月 21 日至 6 月 19 日並沒有中氣,因此該月為閏月;又因為先前的月為農曆四月,所以該月就是閏四月了:


這就是一般釐定農曆月份和置閏的辦法。縱然如此,某些年份還是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稍一不慎便會「閏錯月」,導致重要節日時間錯誤。我們將在下篇探討這些情況和一些有趣現象。


註一: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會有一個農曆月份沒有中氣,但部分年份會有兩個。此文下篇將有一例子。

2012年1月1日星期日

新的一年


2012 年已經到來,祝各位新年快樂!一如以往,本網舉辦的「2011 年天文、地理及氣象大事選舉」正接受投票,網址為 http://david.sam-siu.com/weather/vote/2011/vote.php。此外,本年將出現兩件難得一見的天文現象,分別為 5 月 21 日的日環食和 6 月 6 日的金星凌日,兩者均是本世紀最後一次能於香港見到,本站屆時將製作專頁介紹。